主 講 人:白敏冬、林柏泉 、 馬惠民、鄧偉
地 點:福州大學素質拓展中心二樓學術報告廳
主 辦 方: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環境與資源學院
開始時間:2018-10-27 14:30
結束時間:2018-10-27 17:30
主講嘉賓、講座題目:
白敏冬:高藻水源地供水衛生保障羥基自由基高級氧化技術研究與示范
主講嘉賓、講座題目:
林柏泉:學科建設、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之探討
主講嘉賓、講座題目:
馬惠民:高邊坡工程的關鍵技術
主講嘉賓、講座題目:
鄧偉:山地,陸地上最具生態活力的空間
承辦:福州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 福州大學圖書館
主講人簡介:
白敏冬: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入選中組部萬人計劃、國家級“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曾獲光華工程科技獎(中國工程院)、中國青年科技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及全國五一巾幗獎十佳個人、全國“三八”紅旗手等20余項榮譽稱號。
主要從事海洋污染防控的基礎理論、技術裝備研發和工程應用研究。
作為總項目負責人主持了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國家基金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項、國家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重點項目(2項、國家科技部)等國家級項目10項;科技成果“基于羥基自由基高級氧化快速殺滅海洋有害生物的新技術及應用”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排名第1),省技術發明一等獎等4項(2項排名第1);授權國際發明專利4件、國家發明專利30多件;獲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獎和中國專利優秀獎各1項(均排名第1);發表論文183篇(其中SCI和EI收錄87篇次),出版專著3部;領銜的“基于羥基自由基高級氧化的海岸帶污染防控創新團隊”入選國家創新團隊(國家科技部)。
林柏泉:福建龍巖人,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首屆創新爭先獎獲得者,江蘇省十大杰出專利發明人。國家安全生產專家組專家,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安全科學技術學會理事,中國安全科學技術學會礦井通風專委會副主任,瓦斯防治專委會副主任,第九至十一屆江蘇省政協委員,2017中國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選人。
主要從事安全科學及工程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尤其在礦業安全工程、礦井瓦斯防治、氣體與粉塵爆炸、安全管理理論等方面進行了較多的教學工作和較為深入的研究工作。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4項、國家“十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2項,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課題2項等國家級項目10余項和企業委托項目60余項目。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0余項(其中:一等獎6項、二等獎7項),全國優秀科技圖書獎1部和省級優秀圖書獎2項。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00余項,中國專利優秀獎4項;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出版學術著作10部。
馬惠民: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鐵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國家注冊巖土工程師、注冊咨詢工程師,兼任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中國工程咨詢協會專家,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防治應急專家;蘭州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蘭州交通大學兼職教授。2001年獲“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獎人才獎”,2010年獲中國中鐵“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2012年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
主要致力于巖土工程—滑坡與高邊坡病害的防治技術、特殊路基病害防治技術的研究與應用,主持或參加國家、省部級科研課題12項,編著專著4部,發表論文40余篇,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主持和組織實施了西部山區20余條高速公路沿線上千處滑坡與高邊坡病害勘察設計、方案論證和咨詢,對其中200余處大型復雜滑坡進行了成功治理;提出了“坡體結構”新概念,對滑坡與高邊坡病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總結出了誘發高邊坡病害的五類9種坡體結構和按高邊坡坡體結構特征預測、評價災害的地質力學分析方法,為我國防災減災事業做出了一定貢獻。
鄧偉:博士,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現為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國情與發展》戰略研究組副組長、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地理學會山地分會主任委員、四川省委省政府咨詢委員。 近10年來,重點在山區國情與發展研究、地震災后重建規劃的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山區國土空間與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和進展,主導了2050山區發展路線圖研究工作,積極倡導“關注山地,支撐未來,認知山地,服務發展”的山地科學發展理念。緊密圍繞“一帶一路”倡議,推動南亞國際科技合作,積極與ICIMOD成員國的大學、研究機構建立合作伙伴關系,積極促進了“中尼地理聯合研究中心”的建立和發展。 發表論文(含合作者)295篇(SCI 34篇,EI 10篇);出版專著18部(主編6部,副主編7部);主編出版《中國數字山地圖》,提交科技咨詢報告10余份。
歡迎前來聽講!
福州大學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2018.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