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講 人:唐江
地 點:祥聯廳
主 辦 方: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
開始時間:2019-11-18 19:00
報告人簡介:
唐江,男,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教授、副主任,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院長,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和科技部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獲得者。2003年本科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物理系,2010年博士畢業于多倫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師從Edward H. Sargent 教授;2011年進IBM沃森研究總部進行博士后研究,2012年加入華中科技大學任教授。專注于新型光電轉換材料與器件研究,率先開展新型硒化銻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究,制備出低檢測限銫銀鉍溴單晶X射線探測器和高熒光產率單基質Cs2NaAgInCl6白光熒光粉。近5年來以通訊作者身份發表包括Nature,Nature Photonics, Nature Energy,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在內的文章100余篇,累計被引用8600余次。目前致力于硒化銻薄膜太陽能電池、X射線和紅外的探測與成像,鈣鈦礦發光材料與器件等研究。
報告內容簡介:
材料是現代社會的基石,高品質的光電材料則是實現高性能光電器件的關鍵。主要介紹近年來在新型光電轉換材料與器件方面的研究進展,具體包括:1. 硒化銻無毒穩定帶隙合適,其獨特的一維晶體結構使其具有許多獨特的物化性質,是值得研究的新型光伏材料。課題組圍繞硒化銻薄膜的光電和物化特性、薄膜制備和器件優化方面做了系統的工作,發現了其晶界本征惰性的物理新特性,獲得了穩定性和柔性優異的新型硒化銻薄膜太陽能電池1。2. 紫外LED激發單基質白光熒光粉有希望避免藍害,實現綠色照明。課題組利用銫銀銦氯自限域激子(STE)的寬發光特性,通過Na+合金化打破躍遷禁阻和增強電子-空穴波函數的交疊,引入Bi3+摻雜進一步降低缺陷濃度,獲得了發光效率達86%的單基質白光熒光粉Cs2NaAgInCl6:Bi,且其工作和環境穩定性優異,有希望在閃爍體方向實現產業化應用2。 3.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可以結合手性有機分子和無機骨架實現高性能圓偏振探測。本報告也將匯報本課題組在PEAPbI3手性鈣鈦礦材料制備和圓偏振探測器方面的研究進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