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講 人:林海青 院士
地 點:圖書館明德廳
主 辦 方:福州大學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 福州大學圖書館
開始時間:2021-04-06 09:30
結束時間:2021-04-06 11:30
主講題目:計算物理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主講嘉賓:林海青 院士
主辦:福州大學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 福州大學圖書館
承辦:福州大學圖書館

個人簡介:林海青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物理學會會士,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1958年7月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81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士。1980年CUSPEA入選人。
1983年美國Iowa州立大學理學碩士。
1987年美國加州大學San Diego分校物理系,物理學博士。曾任職美國Brookhaven 國家實驗室副研究員(Research Associate), Los Alamos 國家實驗室副研究員(Research Associate),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物理系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
1995年8月起任職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
2003年,因在“發展和應用量子多體問題的計算方法”方面的貢獻成為美國物理學會會士(APS Fellow),2003年獲國家杰出青年基金(B類)。
2009年8月起,任職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創辦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并擔任主任。
201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現為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C執行編輯 (亞洲地區)、Communication in Computational Physics副編輯、the Frontiers of Physics in China編委、《中國物理快報》編委、《物理》編委、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
主要從事凝聚態物理和計算物理的研究。主要研究興趣包括:強關聯系統,量子糾纏和量子相變,以及多體系統的數值方法。主要學術貢獻包括:(1)預言相分離是強關聯系統中的一種普遍現象,并為實驗所驗證;(2)發現了量子相變與量子糾纏之間的定量關系,從量子信息角度給出以糾纏刻畫量子相變新方法;(3)研究了光誘導激發對納米體系尺寸和空間構型的依賴性,得到的理論結果為實驗所驗證,并進一步推動了實驗工作。
講座簡介:作為在過去三十年里物理學中發展得最快的研究領域,計算物理在眾多科學分支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理論物理、實驗物理、計算物理三足鼎立,推動著物理、化學、生物、材料、能源、計算機、信息和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為國家科學技術和國防戰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講座將簡要介紹計算物理的興起、現狀和未來的發展方向;從計算物理的研究對象、計算機仿真和計算機硬件的發展,經典和量子物理系統的模擬仿真,以及計算物理如今面臨的挑戰等幾個方面展開講座,研討通過物理、計算機科學和應用數學等學科交叉,為探索自然界奧秘、解決日常實際問題提供方案。
Being the most rapidly developed fields in physics over the past thirty years, computational physics is playing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various branches of science. Nowadays, computational physics, theoretical physics and experimental physics form a golden triangle,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s, chemistry, biology, materials, energy, computer,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It is also an indispensable chess pie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In this talk, I will briefly introduce the raise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its current standing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歡迎前來聽講!
福州大學圖書館
2021.3.31